嘿,见信好!
之前的信都没有等到你的回复,就权当你太忙了吧。我还是没能按耐住要和你联络的念头,索性就直接再写一封给你。
你要不要试着停用社交媒体一段时间。怎么说呢,我想引起你焦虑的罪魁祸首之一,恐怕就是那些你想不想看、都会看到的信息。其实大可不必知道别人都在忙活些什么,不是吗?不像从前了,还有上线和离线的差别。这会儿离线就像一种附加的性能,或是需要主动争取的状态,或者说逃避的技能。或许对于现在的大多数人来说,比起24小时在线,能够做到24小时离线的人才是作弊的那一种。
可你本身就是一个习惯犯规的人,这一点你自己恐怕都已经不觉得了。「被岁月和社会磨平了棱角」这样的形容,放在以前,我可从未设想过可以嵌套在你这家伙身上。我刚认识你的时候,你染了一头白发,还烫了个像菊丸英二那样的卷儿,走在街上大概没有人不会认为你是个coser吧。就是要和大多数人不一样,是我对你根深蒂固的印象,无论是以什么样的方式。我一直是你的反面,你越是肆无忌惮,我越是循规蹈矩。即便是现在,我还是会将你的种种前科当作强心剂,用一种迂回的方式来和自己说,这家伙之前都折腾成这样了还不是活得好好的,那我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?
我记得你说过的一句话,拥抱除了自己之外的所有事物,都不是什么难事。我不确定是不是因为这一点,才让你到哪儿都能轻松地成为主心骨一样的角色。即便是和你八杆子也打不着的,简直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人也能和你自然而然地成为朋友——这大概也包括了我。你总是用一种不为人察觉的方式,披着我行我素的外衣却切实有效地照顾着所有人的心情,从而以最舒服的方式和你站在一起——但这并不包括我。你回想一下,在所有如上所述的场合之中,我都站在离你最远的位置。你的舒适区并不是为自己提供的,我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,「为身边所有人提供一个舒适的空间」,变成了你能够短暂拥有舒适区的一种条件。关于这样的理解我并不是第一次向你坦诚,上一回聊到此处,你还罕见地发火了。可你发火的方式,是自己默不作声地吹掉了半瓶威士忌。
关于缓解焦虑情绪的另一种建议是,多听点和你都有代沟的老歌。音乐这种东西到了现在,和社交网络有着差不多的功能,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用来检验你的步调是否还与时俱进。就像前面说的一样,与时俱进恐怕也是你能「到哪儿都像主心骨」的原因。一个明明就喜欢民谣的家伙,当真不必对偶像女团、初音未来都了若指掌的。不过我佩服的是,恐怕在你的眼里二手玫瑰和汉斯季默并没有太大差别,Techno和二胡唢呐也能搅和在一起。但总之,在这个人人都是百晓生的时代,你是李寻欢或者阿飞都无妨。
关于前面提到的让你少用社交媒体,我甚至想过一种比较矫情的方式,之后你通过任何IM联系我都不会回复,用这种old school的方式取而代之。但要是我真这么做,那才是真病态了,也大可不必。还有,我也听了你的建议,失眠的时候找那种无聊的电影来看,或是读一些没劲的社科理论书。但我不应该看你推荐的《007大战美国队长》,我宁愿挑一部没看过的柯南剧场版。
就写到这里吧,反正这封信你也不会回复,我也还会再写下一封。 祝好。
End.